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浙江配资之家
通讯员 吕惠 宋蒙
男子突发急性心梗,却在家强忍了2天才去医院,无奈错过最佳手术时机的同时,还引发了急性二尖瓣脱垂合并重度反流,诱发凶险的心源性休克。生命危急时刻,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紧急打通堵塞的血管,并通过“小夹子”关上了漏风的“心门”,救回男子一命。目前,该患者已经恢复出院。
tttttttttttttttttt彭先生致谢郭卉主任tttttt
心梗强拖了2天,引发严重并发症
湖北京山的彭先生今年61岁,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几年前,彭先生就间断感到胸痛,以为是劳累所致,再加上很快能好转,他一直没当回事。7月7日,熟悉的胸痛再度袭来,不同的是,这次症状迟迟无法缓解,强忍2天后,彭先生实在扛不住,赶紧到当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出现了心源性休克,病情危重。经紧急抢救后,彭先生被转至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据悉,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内为急诊手术时间窗,彭先生延误2天才就医,已错过最佳的黄金救治时间,出现了二尖瓣腱索断裂等机械性并发症,引发二尖瓣脱垂合并重度反流。
面对严重心力衰竭的情况,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内科监护室主任徐承义在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技术)的辅助下紧急为他植入支架,打通堵塞的血管,挽救存活的心肌。然而,危险并未就此解除,要想纠正彭先生严重的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问题也亟待解决。
tttttttttttttttttt徐承义主任为彭先生检查tttttt
微创不开刀,小夹子锁“心门”
“彭先生处于急性心梗的急性期,若要处理急性的瓣膜病变,外科开刀的方式风险极高,团队考虑通过微创方式进行干预。”徐承义介绍,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无需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植入一个“小夹子”就可以修复出故障的“心门”,患者创伤小、恢复也快。
彭先生依靠器械支持来维持生命体征,本就处于高危状态,再加上手术过程中心脏正常跳动,团队必须在恰当的时机,用合适的力度把“夹子”夹到合适的位置上,术中有任何操作不当,都可能发生如心脏穿孔、夹子脱落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
7月12日上午,在彭先生完成支架植入术的12小时内,该院院长鄢华、心内科郭卉主任带领团队为彭先生实施了高难度的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术中,专家团队在他的大腿根部开一个不到1厘米的小口,将一根细长的导管沿着血管送入心脏,在食管心脏超声的引导下,定位病变的二尖瓣后,让特制的二尖瓣夹合器“落户”,随后像“订书机”一样将瓣膜夹住。在跳动的心脏上,手术团队完成了一场“穿针引线”的精密操作,夹合器释放后反流明显减少。
手术历时近2个小时结束,彭先生的生命体征平稳,逐步脱离了呼吸机、撤掉了IABP,术后一周就转到了普通病房,目前已康复出院。
tttttttttttttttttt鄢华院长(左二)、郭卉主任(右一)带领团队在手术中tttttt
国产器械再突破,将有更多患者获益
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作为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为高龄、高手术风险以及外科手术禁忌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随着该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经导管创新器械的性能亦在持续迭代优化。”鄢华院长表示,彭先生实施的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应用的就是国产创新器械——DragonFly™二尖瓣夹系统。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我国医疗科技的进步,也为医院的治疗增添了强有力的支持。
据了解,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团队致力于引进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坚持攻克临床难题与开展创新探索,持续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诊疗方案。目前,团队已成熟开展主动脉瓣、二尖瓣等瓣膜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手术量与成功率均处于领先地位,更多危重、高龄患者受益。
新闻链接:
胸痛千万别拖
记住两个“120”很重要
“心梗后,越早手术越能保护心肌细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蓓强调,心肌细胞一旦缺氧坏死,无法再生。所以,一旦发生胸痛等症状,千万别拖,尽早去医院。
对于心梗的救治,以“秒”计算,当胸痛发生时,要牢记两个120,一是:“有胸痛,及时拨打120”,千万不要自己开车去医院,路上一旦发生突发状况将危及生命;二是“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只要送到胸痛中心,医护人员会争分夺秒抢救。李蓓一再强调浙江配资之家,大家要警惕急性心梗,除了胸骨正中、心前区突然的剧烈胸痛或胸闷外,还有人有心悸、呼吸困难、出冷汗、恶心呕吐、晕厥等症状。若持续超过5分钟要警惕,20分钟以上仍未缓解需高度怀疑心梗。此外,很多不典型症状也可能是心梗,如后背疼、肩颈胳膊疼、牙疼等,极易被忽视。
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